講者:
Andy – 良器集團 研發長 / 副總
Kelly – 良器集團 總經理 / 陳韋如
2歲就移民到美國的Andy,和台灣土生土長的Kelly,兩人雖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,但在彼此培養默契、結合東西方的教育觀念之後,便形成了一套獨特的Parent Coaching教育心法。就讓我們一同來瞭解:教練式的親子教育方法,在和孩子互動本身是否有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吧!
成為孩子環境的一部份,讓孩子同時享有安全與自由
Andy說,親子管教中的第一個重點為: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——從最原始、根本的原理去想事情,釐清自己心中最重要且優先的價值觀,而不只是聆聽專家或周遭他人的意見。
這個世界,僅由「自己」與「環境」組成。
環境,是形塑我們個人特質,相當重要且關鍵的因素;這意味著,浸泡在不同的地域空間,會產生不同的文化經驗,甚至於攸關自我的身分定位。
孩子們從一出生就在探索世界,與環境互動,並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,無形吸收父母所展現的行為模式,繼而結合了同儕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力,最終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信仰體系。因此,父母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可見一斑。
Andy 認為,在孩子越小的時候,父母所佔其環境的比重越高,同時也更能發揮自身的影響力,成為孩子幼時世界中舉足輕重的存在。
此外,Kelly 也指出,父母對於孩子無形中的影響力,是超乎自己想像的。假如我們是個習慣壓抑情緒的家長,那麼孩子也有可能會受我們影響,流露出同樣壓抑的特質。
所以,父母必須時常覺察自己真實的情緒、偏見還有自動化行為所帶來的後果,第一個做出改變,孩子才會受到正面的感染。
HAVE BE DO —— 有意識&目的性的去當父母教練
第二點,Purposeful Parenting,也就是帶著覺知地去扮演父母角色,這可以分成三個層面的自我剖析:
HAVE:你想要教育出什麼特質的小孩?例如:好學、熱情、謙虛、有禮貌。
BE:你要成為什麼樣的家長,才能教育出這樣特質的小孩呢?
DO:你將會採取什麼方式與小孩互動?可以考慮運用:管理者 (manager)、領導者 (leader) 、教練 (coach) 三種不同角色與小孩互動。
首先,以環境引導孩子在特定情境下該做哪些事情,長期實踐「簡單、安全的指令」,來培養孩子自動自發的能力,例如:自行使用習慣的工具喝奶、吃飯、上廁所;再來,設定好環境中的限制 (boundaries),為孩子留意生活環境中的尖銳物和器械裝置,同時也允許他們享受自由探索的空間,讓孩子意識到哪些是不能靠近的危險,而哪些才是可以勇敢去嘗試把玩的物件。像是:公園遊樂設施、電器開關、生活用品及餐具等等。
為了有效地和孩子互動,我們得時不時有意識調整自己的作法,來因應不同孩子的個性與優劣勢。當孩子正在不停大哭時,家長難免會感到惱怒與心情沮喪,Andy說,這時我們可以將哭泣視為孩子透過情緒釋放來和自己溝通,畢竟他們並不知道還能有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。
教練教育模式,便意味著家長須作為一名循循善誘的教練,耐心引導小孩自發地去學習新東西,讓他們練習獨立解決困難,即使未來遇到不順遂也能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挑戰。並且,將「情緒」當作親子間溝通的抒發管道,而非命令與控制孩子行為的工具。
同樣地,我們還可以藉由「覆述」孩子說過的話,協助他們統整想法,鼓勵他們為自己的觀點做總結,提升孩子的獨立思考及邏輯組織能力。
Andy和Kelly的教育,使我們看到,身為父母若能放下成見,給予孩子平等的尊重來探索人生,孩子不但能心智成長得更快,對於生命的自我效能也會有顯著的發展。
上述所指的適度探索行為,皆有助於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、自我價值感,在安全(非完美保護)的前提下經歷挫折再爬起來,如此一來,即便在環境起伏不定的時候,孩子也能靠自己的力量與信心克服挑戰,成為獨立的主人。
親密關係中,如何協調教養方式的和諧與一致
最後的第三點提到,在面對各式各樣育兒的事件時,父母之間難免會有價值觀歧異、意見不合的時刻,Kelly說,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彼此頻繁的溝通與磨合,根據兩人都能接受的程度設好底線,等想調整時再重新設定新的標準。
如果要成功合作,前提是兩人都要齊心討論、建立好共識,以彈性、耐心與愛來協調東西方文化下不同觀念之間的碰撞。
Kelly分享,有趣的是,當她偶爾採取Andy的不同教養方式時,有些令自己感到相當排斥的成見與原則居然改變了;因為經過嘗試才知道:原先認為不可行又有缺點的養育方法,其實也有它好用又有效的優點!
於是,拜不一樣的學習心得所賜,她漸漸從剛開始的無法接受,到後來較能理解與自己文化範疇下不一樣的作法。畢竟,只要一切都以孩子健康安全為第一優先,那麼我們也不妨可以試試看超出自己設限中的養育手法,說不定我們也會和Kelly一樣有不同的發現。
每位家長,心中都有著不一樣的一把尺。所以,既然每個人所能接受的標準都不同,那麼雙方就得在大方向原則有共識,才能妥當地協力管教孩子,避免造成小孩在遵從指示時的困惑。Kelly和Andy有項家規:「小孩子跌倒,不要急著去扶。」這並非代表不去幫助孩子起身,而是讓孩子從跌倒的經驗中去學習如何站起來,不會習慣依賴其他人伸出援手。
天無完人,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千百種,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與標準——無論父母最後決定採用何種作法,只要是為孩子們的長期最佳利益、發展著想,就是對的選擇,也因此,我們要對伴侶擁有足夠的信心與支持,兩人才能快樂幸福地走在育兒這條路上,越走越順遂。